首页

美脚小妮

时间:2025-05-24 15:02:36 作者:在“最棒的一天”,公益课堂带“耳蜗宝宝”感知“爱的分贝” 浏览量:50486

今日正式封顶

  今日上午,由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全资20亿元捐建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在晋江陈埭完成封顶。项目自2023年3月15日开工以来进展顺利,8栋主体建筑全面封顶,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张长青,安踏集团荣誉董事长、和敏基金会荣誉主席丁和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和敏基金会理事长丁世忠,安踏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和敏基金会副理事长丁世家,晋江市领导张文贤、林仁达、许宏程、刘建军等参加仪式。

  马昕表示,和敏院区的建设是上海六院、晋江市委市政府、安踏集团在医疗卫生领域深化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成果。接下来,上海六院会加倍努力,围绕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学科运营等重点,进一步加大对福建医院和敏院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同质化”发展方向,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上海六院福建医院高质量发展,再创新的“晋江奇迹”。

  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向安踏集团丁和木先生家族、上海六院表示致敬。他说,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项目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利民工程,此次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加速冲刺阶段。晋江市委、市政府将集中资源力量,全生命周期保障项目建成投用,并探索创新院地企合作发展新模式,更高水平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和敏基金会理事长 丁世忠表示,安踏集团从晋江走向中国、从中国走向全球,成为今天“世界的安踏”,但始终是“晋江的安踏”。安踏对晋江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恩之情。多年来,安踏集团及和敏基金会秉承乐善好义、回馈家乡的价值理念,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力争在2026年正式投入服务。院区的建立将树立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标杆典范,让家乡父老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医,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据了解,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是一所非营利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骨科特色突出的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是泉州环湾重大民生配套项目。医院将围绕“大专科、小综合”定位,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创伤预防与康复研究中心、创伤医疗国际培训中心、涉外健康管理中心等“四个中心”,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升。项目建成后,将移交给上海六院福建医院进行运营。

  和敏院区的建设,是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应有之义,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布局。院区的建成不仅将造福泉州、晋江人民,给家乡的百姓多一个在家门口获取优质医疗资源的选择,更会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升,辐射福建及周边省份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该项目建设预计投入2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205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总床位1000张。预计2025年底竣工,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由安踏集团创始人家族在2021年捐资100亿元成立。基金会秉承安踏集团创始人、荣誉董事长,和敏基金会荣誉主席丁和木先生“乐善好义、扶危济困、回馈社会“的感恩理念,以医疗大健康领域为主要捐赠方向,致力于医疗卫生、体育公益及社区关爱三大领域,是集团实践新十年价值主张“创造共生价值”,打造“共生型组织”,为公众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执行机构。截止到目前,安踏集团与和敏基金会共同构建的“集团公益+基金会”双公益平台,累计向中国及地方公益慈善事业的善款已超过25亿。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南宁10月19日电(记者 杨陈)10月18日,“2024年面向东盟工程创新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多家政府机构、智库单位、高校、学会、企业的150多名院士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向海图强绘新景协同创新共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中越海警2024年第二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圆满结束

最高检发布第四十七批指导性案例 剑指金融领域新型职务犯罪

京津冀联合发布15个社保公共服务“同事同标”事项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经过9年的发展,已拥有搭建完整国内航天生产链条的能力。2024年1月19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验证朱雀三号大型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火箭的一子级垂直返回关键技术。

美国务院称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系印度领土 中方驳斥

法律是公正严肃的,不会放过低龄重罪。最后的判决,当然也会在法律的框架内做出。极端的个案虽不具有普遍性,却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普遍的警示教育意义。比如这个案件既引发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讨论,也强化了对校园欺凌等现象的关注。在不同的声音中,形成最大公约数;在个案的判决中,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正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